更新时间:2024-11-28
立法保护科学修复,时隔7年全球濒危水鸟黑脸琵鹭重现东寨港又见鱼跃鸟欢唱你改变不了一座山的轮廓,改变不了一只鸟的飞翔轨迹,改变不了河水流淌的速度,所以只是观察它,发现它的美就够了。漫步海口东寨港红树林,这句话突然冲入脑海。
海口市东寨港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上世纪60年代围海造田,这里的大面积红树林遭到砍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的养鸭场、鱼虾塘侵占大片湿地,曾让污水遍地,候鸟远避。近年来,经过坚持不懈的立法保护和科学修复,飞鸟、清水等美景重现,全球濒危水鸟黑脸琵鹭时隔7年再现东寨港。
美不胜收的红树林湿地,一度污浊不堪,岌岌可危红树林是热带和亚热带潮间带木本植物群落,素有海上森林海岸卫士海水淡化器等美称。东寨港湿地内现有红树林植物19科35种,占全国红树林植物品种的97%。
1992年,总面积5240公顷的东寨港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现在美不胜收的红树林湿地,也曾污浊不堪,岌岌可危。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陈松对记者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无序发展的养殖业,不但侵占了大量的湿地,而且污水四溢,致使湿地水体高度富营养化,团水虱疯狂繁殖,红树大量枯萎死亡,一度时间甚至候鸟罕至。2013年12月,海口市政府投入5500万元,对保护区内2400多亩的养殖塘实施退塘还林工程。
2014年3月,海口市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关于加强东寨港红树林湿地保护管理的决定》:红树林湿地总体保护和控制范围由5万多亩增加至12万多亩,包括2.45万亩的核心区、2.57万亩的缓冲区、0.8万亩的实验区、1.86万亩的保护水域、4.08万亩的景观控制区以及0.95万亩的湿地公园等六大区域。各区域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功能区划进行保护管理。水质好转、生态改善,红树林内重新鱼跃鸟欢2014年,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CMCN)发布的《中国濒危红树植物红榄李调查报告》显示,濒危红树植物红榄李全国仅剩余14株,全部分布于海南。
更糟糕的是,仅存的那些红榄李都在老化退化,林下几无红榄李幼苗,种子严重败育,已丧失自我繁育能力。东寨港保护区的普通职工王式军,让这种濒危植物起死回生,并重新扎根滩涂湿地。这种娇贵的植物,在东寨港从2008年被一场寒流冻死以后,就再也没见过。保护区多次引种,都不成功。
即将退休的王式军几经寒暑,想尽一切可以想的办法,从家里的阳台盆栽开始培育,终获成功。去年,由他负责培植的200多株红榄李,已经在保护区的湿地内扎下了根。在水质好转、生态改善的前提下,通过引种、培育、造林等方式更多的红树品种加入东寨港大家庭。目前共种植红树林4500多亩,其中2014年种植3100多亩,有秋茄、木栏、海莲、桐花、正红树、水黄皮、黄槿等。
林密了,鸟归来。在琵鹭消失多年后,2014年在保护区观测到了一只白琵鹭。2015年11月28日,居然同时观测到3只黑脸琵鹭和2只白琵鹭的集会。
如今,反嘴鹬、长脚鹬、游隼等越来越多别处少见的鸟儿飞入东寨港保护区。据介绍,现在保护区内有鸟类204种、软体动物115种、鱼类119种、蟹类70多种、虾类40多种,东寨港正渐渐恢复成为相关物种基因和资源的宝库。
被团水虱毁坏的5万株红树得到救治,湿地生态系统有了恢复性提升在富营养化水体疯狂繁殖的团水虱,曾让东寨港的红树林像遭瘟疫般成片枯死,惊动了中国林科院、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单位的专家。保护区工作人员与中国林科院的专家一起开展团水虱调查,设置样方400多个,对团水虱危害致死和亚健康的红树进行动态监测,组织科研人员通过多种办法进行防治试验,利用土埋法、塑料薄膜包扎法和生石灰涂抹防治法对5万多株被团水虱危害的红树进行防治。经过防治,红树已露出新芽,长出新根,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恢复性提升。不仅如此。
近年来,东寨港保护区在生态脆弱及退化区域移栽种植各类红树苗木5万多株,在虫害区域人工恢复种植红树林100多亩,在菠萝岛外滩实施千亩生态修复,在保护区水流冲刷严重地带采用木板挡土保土、护滩。在保护区外,更多的人也参与到认识红树、了解红树、保护红树的行列中。
保护区举办认种认养活动,借助社会力量,实施红树林修复。东寨港红树林是海口之肾,保护得不好、利用得不好,我们对不起大自然给我们的恩赐。
海南省委常委、海口市委书记孙新阳说。(记者丁汀)。
本文来源:JN江南-www.juzir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