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2-21
三代人,50余年,从一棵树到一片林海,塞罕坝的绿野奇迹,正以电视剧的方式为更多人了解。近日,《最美的青春》在央视一套开播,讴歌塞罕坝几代造林人创造的生态奇迹,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该剧由郭靖宇监制,巨兴茂执导。
何谓“最美”?那是电视剧开拍前就明明白白写在真实世界的——以滚烫的青春许国,留卓绝的奋斗于土地;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一定有我——几代人伏冰卧雪的接力奋斗,当然最美。何谓“最美”?随着电视剧创作层层推进,主创们还悟出更深的意涵。演员奚望是剧中“拓荒青年”的扮演者之一。这名90后说:“越是走进角色,越是感谢这次经历。
作为年轻的从业者,能在演艺生涯初期就遇到这样的作品,是一名演员最美的青春。”“看到剧中每一抹绿色,希望所有人记得他们”北京向北400多公里,河北省最北端,一弯深深的绿色镶嵌于此,为京津冀筑起一道防沙涵水的绿色长城。这里如今是中国的一处绿色地标。《最美的青春》第一集,身背一架手风琴,满怀憧憬的冯程在沙地里向老乡询问:“请问塞罕坝怎么走?”老乡答:“这里就是。
”年轻人有些难以置信:“‘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怎么会是这里呢?”开篇不到五分钟,眼前的一切戳破了他的浪漫想象:路,是深一脚浅一脚的沙地;风,是从不讲人情,会将迎亲队伍埋在黄沙里的凶神恶煞。这些画面,都存档于上世纪60年代的承德。事实上,承德在辽金时期,被称作“千里松林”;清朝,这里还曾设“木兰围场”。
只因清廷的荒唐开垦,此地植被遭受破坏,原始森林荡然无存。1962年,我国决定在此建造大型机械化林场,电视剧便以此为背景。荧屏上,369人肩负使命豪迈上坝。
他们来自全国18个省区市,平均年龄不到24岁,约三分之一是刚走出林业学校的大中专毕业生。这些数据,都与现实严丝合缝。而“献完青春献子孙”的造林者化身剧中的冯程、覃雪梅、赵天山等人,将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卓绝、梦想年华,带到观众面前。“我们拍摄用了五个多月,他们创造奇迹却走过了50多年。
”监制郭靖宇是土生土长的承德人。从小听着塞罕坝故事的他,说得异常动容:“一部电视剧无法穷尽所有的铁马冰河,但仅仅是艺术的浓缩,已足够震撼。
”剧中的年轻人们初上坝时心态并不一致:有人带着血勇响应国家号召,有人是“林二代”子承父业,也有的是追随爱情而来。但正如他们的原型,只要在塞罕坝扎下来,往往就是一生,心甘情愿为青山绿水付出一切。剧中的造林事业历尽艰难:幼苗夭折,雨凇灾害,酷寒封冻,专家否决,百年不遇的大旱……但正如现实中所发生的,即便打击连着打击,即便白发换了青丝,但一代代“塞罕坝人”终于把昔年飞鸟不栖的荒原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海。
故事里的冯程年龄跨度20岁到75岁。古稀之年,他再次上坝,满目葱茏投进眼底,“我们把最美的青春和炙热的眼泪都留在了这里,值得呀!”冯程的扮演者刘智扬说,每当片花放到这里,自己都会热了眼眶:“那里的每一棵树都是他们用汗水、泪水甚至血水浇灌的。
当观众看到剧中每一抹绿色,希望所有人记得他们。”“拍摄的过程像取经,塞罕坝精神就是‘真经’”塞罕坝这个绿色地标的背后,内涵太过丰富:拼搏的记忆,集体和个体的理想汇流,一泓祖国大地浸润出的晶莹热泪。为这段当代奋斗史留下丰满而动人的乐章,是创作者回馈时代的一种自觉。
在采访中,“责任感”“使命感”是所有人都提及的关键词。162天的拍摄时间,剧组辗转北京、天津、杭州、承德塞罕坝、内蒙古乌拉盖、多伦、克什克腾旗、乌丹八地取景。他们深入过真正的沙漠、雪地,也经历了高原、风沙、暴雪、极寒等恶劣环境的考验。
为了真实再现50多年前大规模机械造林的场景,剧组找到几位老机械师,重新制作了四台植苗机用于拍摄。不怕“折腾”,是因为郭靖宇执著于真实。他相信,唯有真才能激发演员最天然的反应,唯有最真的表演才能从荧屏走进人心,“为塞罕坝精神作传,是时代给予创作者的重托,我们必须对得起50多年来塞罕坝的建设者们”。环境的挑战让年轻演员们受益匪浅,人物的精神世界更撼动着这批90后的内心。
以冯程为例,他原以为塞罕坝是世外桃源,迎接他的却是一片荒芜。女友悄悄离开,他该何去何从?身边的“伙伴”只有一条捡来的野狗“星期六”,他该怎样守住寂寞?而当林场正式建立、自己的造林理念与覃雪梅等伙伴发生冲突时,他又该如何把“一个人的事业”真正视作“国家的生态建设”?剧中人有困惑,年轻演员们也随之一步步思考。
身与心的双重磨练,让剧组的年轻人发此感慨:“拍摄的过程像取经,塞罕坝精神就是‘真经’。”都说影视圈是距离名利场最近的地方,那么在个人演艺生涯的开端拥有一份塞罕坝上的记忆,弥足珍贵。
“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会真真切切影响和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对造林人如此,对年轻演员或许也一样。(记者王彦)。
本文来源:JN江南-www.juzirg.com